bright【父親】王春暉

《再玩一次》的故事打动了我,我喜欢剧中父亲这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引领方式,也想借此次演出的机会,给更多的父母传递一个积极健康的讯息。我反复推敲父亲这种恨铁不成钢、又不能急于求成的心态,来揣摩这一个角色。

作为一名平凡的家长,平时我也关注孩子成长的种种话题,但随着她们一天天的长大,自己却变得越发忙碌。当父女之间,连漫无目的聊天都变得奢侈的时候,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缺失感。

仔细想想,在人生旅途上自己也还是个学生,在学习怎样和孩子相处上,并没有太多满意的答卷。那如何培育这世上唯一最终要分离的爱呢?这的确是个问题!

成人的努力是为了改善家庭状况,提高生活质量;但如果孩子在形成和建立三观:世界观、价值观、人生观的过程中,心灵发展失衡的话,在人生这个单行道上,反而事与愿违、本末倒置,恐怕到那个时候家长追悔莫及、为时已晚。

通过《再玩一次》影片,启迪我思考如何主动的回归生活、回归家庭,和孩子们一道持续学习、共同成长,引领和陪伴她们,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。

chrislin【兒子Eric】Christopher Liu

演電影是我的第一次。我叫做劉心牧,我在《再玩一次》中飾演 Eric。拍這部戲,我學到許多新鮮事物,也嚐試許多。僅管限於時間與小預算,這部電影的整體成果卻令人印象深刻。在拍攝過程中,我們有很多困難和障礙,必須克服;其中一些是聲音的問題、在公共場合拍攝,還有其他種種。這些問題會導致一直再來和重拍,以取得最佳效果。重拍常常是令人很沮喪又很辛苦。通過引導和禱告,我們克服了這些難關,達成目標。

總的來說,我認為Eric 跟我有很多相似之處。我們都喜歡玩遊戲,我想我們的個性也很相似,但進入這個角色仍有點困難。在相機前面演戲有時真令人神經緊繃,可能又不是你所期望的效果。整部電影中,有些部分我演得好;但有些部分,我還可以做得更好。整個拍攝過程對我來說是非常新的和有趣的,我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。

yuanyi-2【母親】袁怡

“再玩一次”!没想到人到中年,在异国他乡又让自己再活一次,在电影中圆了儿子梦、画家梦、华宅梦、白日梦…。多么不可思议的体验,生活就像演电影,充满戏剧性。

每每回想,阵阵温暖甜蜜依然悄袭而来,为那一群参与电影制作的每个人感动,他们如此的认真和奉献,每个人鲜活的形象比电影更动人,非常荣幸能和他们共事,感恩!

深入“再玩一次”其中,让我真正体会到“孩子使父母得以成全”这句话,孩子可以说是我们人生又一个里程碑,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轨迹,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圆满,借着儿女可以让我们更加喜乐满足。制片Ginny姐几次问我和春晖为什么第一次触电影,表演得那么好?尤其是片尾拥抱,别离场面的演绎,我想那一定是为人父母多年经历感受的历练,真情流露吧!就像朋友的评价“本色出演”,感谢我的孩子给我的这份成熟!

“再玩一次”贴合现在全球性的问题,手机、电脑的使用占据了大量时间与情感,如何与孩子共同面对这充满机器操控的周遭,是每个父母面临的课题。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,但”爱”的方式不尽相同,表达也宽泛模糊。而“再玩一次”里的父爱,明确具体有方向,爱得无声却有强大力量,是用钱财、礼物、美食、玩乐换不来的心灵感受,父亲以强大意志力和坚定的信心挽救儿子的沉溺,为这个父亲喝彩!

【原著】作者鄭福生

經過近半年的籌措和努力,昌弘和季霓及其團隊終於把拙作「父與子」的故事改編拍成了微電影「再玩一次」。他們不僅要編寫劇本,募集資金、設備,還要物色演員、場地、道具,又要實地到野外取景拍攝、剪接製作,其中之困難及挑戰可想而知。

frank-cheng那天在首映的現場,我看著一幕幕父子間的互動,十足地呈現了兩人之間的矛盾。父親內心的掙扎,後來一步一步克服困難,實現夢想,單車鐵馬,征途千里迢迢,歷歷在目。看得心中起伏翻騰,百感交集;若非親身體驗,很難瞭解內中之痛苦與甘甜。當初寫下這段見證的初衷是體認到青少年網路成癮,父子關係問題之普遍性,希望能夠拋磚引玉。萬分感謝昌弘夫婦的熱心和努力,能將故事以微電影的方式,呈現在網路觀眾的眼前。不到三天,國內外即累計了近兩千次的點閱。吸引了更多人來重視親子的關係和教育,進而正面影響下一代的未來。

當然,把將近數月的努力,濃縮成不到三十分鐘的短片,對於不幸面對同樣問題的觀眾,不可能熱血沸騰一下,期望問題一夜之間就能夠解決。更不用提,之前我花了數年的時間,不斷地鍛鍊,把身體從舉步惟艱的兩百多磅,降至一百六十五英磅,才有力氣和精神來訓練十八歲的男孩,真得說來容易,做起來艱難。但是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,史丹福大學教授,也是知名的心理學家艾伯特.班杜拉(Albert Bandura)研究結論,印證了循序漸進式的可行性,以及意想不到的益處。他把一小步一小步進步的體驗過程,稱為「引導式精熟」(Guided Mastery)。經過這樣訓練洗禮的人,不只克服了原以為無法突破的恐懼,他們在面對生活中其他的挑戰時,也不再那麼舉步不前,願意努力去嘗試新鮮的活動和事物。當面對挫敗時,調適也變得更好,更有毅力;對自己立志想要達到的目標,他們自信心也屢次更新。加州伯特利教會的 Kris Vallotton 牧師常說:我們對這下一年輕的世代,真是說得太多,經驗的太少。可不是嗎? 兒女是神所賜的產業,他們需要幫助時,我們作父親的,捨我其誰!?

感謝神的保守和帶領,通過百哩單車挑戰,小兒子今年通過了百分之七十五的淘汰率,晉升該系的二年級課程。雖然面對人生及學業時有掙扎,但明顯地擁有更多的自我控制能力。在課外活動上也和同好共同創立了攀岩社團,現在享受挑戰的樂趣。我在想明年當他滿二十歲時,該送他什麼樣有意義的禮物呢?也許我們父子可以一起去挑戰北美四十八州最高的惠特尼峰吧!(Mt. Whitney)對了,得先通知昌弘帶著攝影師一塊去。

_mg_6029【第一攝影】Paul Chu

自從16年7月參與這工程,與一群主裡的弟兄姊妹一起同工,我的生命經歷了一次改變。

在拍攝的過程中,我們曾遭遇許多次技術上的難關。我看到神的手做工在每一件事上,使之皆順利解決而無耽延。

我讚美和感謝神,祂允許我以攝影熱情來服事祂。我期待未來會有更多盛事發生。

【第二攝影●初剪】Iris Lin

身為一個導演的孩子,我們家的文化就是電影、攝影機、錄音機與字幕編輯,對我而言這是不爭的事實。我看著ERS從家裡的客廳開始,到在Santa Rosa 租公寓的房間,到在教會的活動屋,到現在的位img_2045於社區中的工作坊辦公。最早的成員有四名:爸爸、媽媽,小Iris 和Joe,還得盡量不要讓他們來煩人。然而,這次《再玩一次》製作有眾人來參與,既溫暖又貼心。大家從不同的地方、不同的行業而來,借場地給我們拍攝、化妝、提供食物,甚至成為演員。乃是整個社群動員起來幫忙,才能讓他們熱情的紙上企劃成為現實。

因為擔任的是第二攝影,我得以用不同的視野角度來探索,試著從鏡頭散發出熱情,那是爸爸他所自然流露的。我又在初剪中,留意細節來鋪陳情節,最後由媽媽精雕細琢完工。這個電影的策劃開始於我們家,然後繼續擴大到《再玩一次》裡的成員。我們盼望這個大家庭還會繼續成長。

img_2203【場記】傅曉磊

我的工作比较繁琐:“记录每一个场景,协调各部门工作,画图做表,剧照、录像工作情况。基本上算是所有小事我都要管的那种活。虽然很累但是很充实!我不会说我的工作比较枯燥,我觉得它很有意义。
我学到了电影拍摄的技巧,同时也感受到了剧组的温暖、大家庭般的分工合作。感谢主让我们顺利拍摄这部微电影,过程比结果更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。如何面对突发情况,危机处理。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……

Email: Information.ers@gmail.com Phone: (707)228-56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