–想回家推廣記事

想回家台灣首映邀請卡

這是《想回家》的在台灣首映邀請卡。自從2018年8月25日,這部微電影在北加州 Rohnert Park 樂城華人教會舉行首映禮後,便敲開了接下來2個月的放映行程。那天我們特別邀請更生團契的黃明鎮牧師來分享。從事監獄事工之更生團契成立於1981年,專門關懷監獄中受刑人;以中途之家接待在監獄信主的更生人,使之有個接軌的地方不致流失;以少年學園作預防犯罪的工作。

這些在自己父母眼中,原本不可愛,有些甚至被視之為垃圾的受刑人,是如何被神轉變為像黃金一樣寶貴? 原來全台灣監獄,幾乎都有義工媽媽,固定會來探望陪伴這些受刑人,她們都和受刑人非親非故。這些外表柔弱的義工媽媽,風雨無阻、甘心樂意來愛這些連自己的父母都要放棄的人。神透過這些義工媽媽的關愛,讓這些受刑人的情感慢慢活過來;然後透過中途之家的生活歷練和塑造,使他們脫離舊有的習性,生命逐漸改變。這部微電影改編自他們的故事,真實紀錄其生命轉變的過程。感謝神給我們這個機會,使我們有幸參與,更從他們的角度來深切體會其遭遇。

當二月底開拍微電影「想回家」時,得到許多的幫助,例如電影導演王育麟,一套價值台幣40多萬的攝影錄音設備,免費借用。素昧平生的典獄長,不但快速通過公文,在拍攝當天更以上賓之禮接待我們團隊。一位退休緝毒警官,帶我們買到一切所需要的道具。接洽拍攝場地,也是出奇順利。我們在長春禮拜堂開鏡,那天正好是主日。我們知道主日講員都是許久以前教會預訂的,當天的講員是陳正修牧師,他本人竟然就是更生人,為我們作開鏡禱告真的是非常切中。總總安排,都感受到神迫切的心意要來成就這部微電影。

在後製配樂時期,一位專攻音樂的美國年輕弟兄走進了我們的生活,他一心想幫電影配樂,卻長年為憂鬱症所困擾。我們邀請他參與配樂,肯定他的才華,鼓勵他創作,包容他情緒上的軟弱。那股帶著憂鬱的配樂,正好傳達出受刑人被家人拒絕的痛苦。在他完成《想回家》的配樂過後,仍發生一次又一次的驚險事件,周遭的教會、家人投入許多力量來陪伴。在首映禮上,他的親人為著他所作的音樂能夠被神所使用,激動地落淚。我們相信他會愈走愈有盼望。神是這樣耐心地利用每個機會,一點一滴讓人改變,成為將來可使用的
大將。

《想回家》原著「出死入生」,是吸毒入獄11年多的更生弟兄張洛銘所寫的自傳,書中提到一位義工羅媽媽。當年他被關在台東監獄的時候,羅媽媽連續三年每個月都到監獄裡去探望張洛銘,帶他讀聖經,為他禱告。三年多來,獄中沒有什麼人願意來讀經,獄方常常把張洛銘一個人推出來跟羅媽媽一起查經。豈知多年後,當初羅媽媽所結的一個果子─張洛銘,今日所寫的書已觸及成千上萬在監獄裡的受刑人。我們所拍的微電影,也將要在2019年透過恩典合唱團及更生團契帶到全省40多家監獄。這是神透過一名順服主的命令的女子,所帶出來的神奇。

義工媽媽的愛 

羅媽媽(右) 三年來不間斷,探望獄中的 張洛銘(左二)

羅媽媽(右) 三年來不間斷,探望獄中的 張洛銘(左二)

2018年我們在台灣巡迴放映微電影時,9/27跟張弟兄去探望羅媽媽。她剛動完脊椎手術,身體虛弱,行動緩慢,但很開心見到我們。她為人謙和,緩緩道來她如何回應神給她的小小感動,就長年駐紮在台東間獄外,多年來不斷入監探望受刑人;一生只畏懼自己竊奪神的榮耀。
洛銘帶了吉他,提議要唱詩歌敬拜神。我看著腳上的刺青猶在的張洛銘,逕自在人前彈琴唱詩歌;再看言語謙和的羅媽媽,她也有自己的家庭和先生要照顧,這麼弱小的身軀,怎麼有這麼大的愛心,不辭辛勞地關心受刑人呢? 惟有來自上帝的愛,能感動這些非親非故的義工媽媽,甘心自掏腰包,連續多年,探望這些獄中的受刑人。這些吸毒犯往往都是爹不疼、娘不愛、舅舅不抱的;如今的張洛銘,當他看見羅媽媽時,真情流露,張口便喊「媽媽」。

        我在羅媽媽和洛銘互動中,看見神的愛能使人生命改變,我在羅媽媽和洛銘互動中,看見神的愛能使人生命改變,成為合神使用的器皿。張洛銘目前就讀於更生神學院,預備將來要做一名監獄的傳道人。

 

意外的呼召

洛杉磯的羅蘭崗基督徒禮拜堂,宣教晚
會的現場,那晚鼓舞了信徒關心監獄事工

9月7日星期五的晚上是洛杉磯羅蘭崗基督徒禮拜堂的宣道年會,由黃明鎮牧師分享,並且放映我們的微電影。這間教會的建築很大,投影分散,容易分心;加上人數雖然眾多,但多是新移民剛剛信主的信徒,我們擔心效果可能不彰。
接下來我們回到台灣繼續放映的行程,一日我們與作者張洛銘相約,一大早一起到更生團契參加晨更。那日黃牧師介紹一位來自羅蘭崗該教會的弟兄,也來到這裡參加晨更。原來這位從洛杉磯來的弟兄,在羅蘭崗教會看完《想回家》後,非常受感動,他正計畫要提早退休,於是仰望神是否退休後在台灣參與更生團契服事;二十天後他來到更生團契參加晨更,沒有意料竟然遇到《想回家》的製作人、導演以及原著作者。當他分享的時候,激動不已,幾乎說不出話了。

恩典合唱團與想回家

恩典合唱團為了是否採用《想回家》
搭配短宣,特地於飯店當場觀看

2006年成立之恩典合唱團,是洛杉磯跨教會組織。每年返台巡迴台灣49所監獄及矯正機關,全團乘坐一部大巴士,以戲劇佈道、歌唱表演及福音見證的方式,向受刑人傳福音;然後由更生的團隊跟進栽培,如今已有無數受刑人在監獄裡信主。

恩典合唱團特地約黃牧師與我們在洛杉磯見面,一起觀看想回家電影。這次見面以後,他們經過長時間的慎重討論,又親自到新竹監獄觀察實地播放效果,在12月初開會後,決議要在2019年10/10-10/25巡迴佈道中採用《想回家》,首度以電影、合唱、張洛銘分享、呼召成為佈道模式。

我們有幸得以因此影片,而搭上了監獄福音事工的光榮列車。平常我們再怎麼樣也無能為力「到監獄來看我」。感謝上帝的垂愛,使得我們可以拍出洛銘的故事。希望神加給我們力量,讓我們可以再接再厲,得以繼續用影片敘述祂所行的奇妙事蹟。

催淚彈的電影

更生團契的首映中,會場猶如放了一顆催淚彈,洛銘家人在台上泣不成聲

9/28/18 當天是更生團契37週年慶,也是微電影在台灣首映的第一場,現場來賓有更生人、服事同工,甚至被害人家屬,許多幕前幕後人員也是第一次看微電影。當電影在「謝謝你來陪我」的歌聲中慢慢落幕,忽然感受到全場起了奇妙的化學反應,許多觀眾在默默拭淚,男主角張禹銘與作者張洛銘皆情緒激動,一時之間都無法上台發言,台上台下哭成一片。張洛銘的妻子黃玟溱在臉書留言:「…全場好像放了催淚彈,感動在場的每個人,真是感人。短短15分鐘,我就哭了好幾次…,先生也首次落下男兒淚,榮耀歸主。」

張洛銘後來上台哽咽地說:他四處分享自己得救的見證,已經很多次了,從不掉淚,但當他看到劇中父母被鄰居嘲笑那一幕,他就崩潰了。(詳見:飛回家的浪子 )

男主角張禹銘:「我心中只有感恩。真心願《想回家》能使更多的靈魂因此回頭,走上主救贖的道路,接受主的懷抱,叫破碎的家庭復原。

新竹監獄加演一場

原本定好的行程,並不包括新竹監獄,後來在洛銘短短一個週末的聯繫,特別安排了一個小時的電影放映分享會。由於會場在二樓,沒有電梯,大家看著洛銘95高齡的父親一步一步努力自己爬上二樓,我們同行的人已經被他的奮戰精神所打動。

現場的受刑人約三百人,沒有人起來四處走動,全都聚精會神的觀看這微電影,看完電影95歲的張伯伯講幾句話鼓勵所有受刑人,大家抱以熱烈的掌聲。之後玟溱姊妹的短講呼召,打動了幾位弟兄們決志信主。

亞杜蘭戒癮村

建立亞杜蘭戒隱村的亮哥(中)

“8名戒癮成功的毒品更生人所成立的「亞杜蘭關懷協會」是由「過來人」的「亮哥」林明亮,決定把自己不靠戒癮藥物、只靠信仰的成功戒毒經驗傳揚出去,理念獲得7名過來人支持,在教會與善心人士捐款下,於新北市石碇區成立亞杜蘭戒癮村。學員們生活在約50坪大的鐵皮屋。房子裡臥室、浴室、講堂、廚房等硬體設施一應俱全,還有林明亮團隊全天候24小時陪伴,至今已幫助50多名更生人戒癮。

除了戒癮外,協助更生人重返社會也是亞杜蘭關懷協會的重要目標,2016年協會在汐止區開設亞杜蘭廚房,順利協助7名更生人擁有自己的事業。位於新北市警局汐止分局對面的「亞杜蘭廚房」,由店長魏建枝帶領同樣是更生人店員一起

營運,目前在汐止地區小有名氣,營收也十分穩定,林明亮已規劃開設第二家分店,盼幫助更多更生人循此模式自給自足。

「戒毒是一場生與死的拔河」,林明亮說,他們不靠戒毒藥物美沙酮戒治毒癮,而是靠讀經、禱告與24小時陪伴來帶領學弟認識福音,進而重新做人。”

亞杜蘭村的兄弟,星期天早上為台北地區許多教會預備愛宴,晚上則是自己的晚崇拜

亞杜蘭戒癮村是一個專門幫助弟兄們戒除毒癮為重心的事工,附設的亞杜蘭廚房,則成為更生人重返社會的模式。當初拍攝微電影時,邀請了幾位亞杜蘭戒癮村的弟兄們支援演出。亞杜蘭廚房目前負責許多台北教會的主日愛宴,所以亞杜蘭的會員他們的聚會是在主日傍晚。離台前一晚,我們特地去參加他們晚崇拜,親自把微電影放映給所有戒癮村的同工與同學觀看。

帶領聚會的亮哥是亞杜蘭戒癮村的領袖,他看完微電影說:他過去的經驗,自己絕對是個不輕易流淚的人,卻不知道為什麼默默的流淚。這部電影的成功,使得這批戒癮的更生人,士氣大振,因為他們感受到不僅有個天父關心,世界上也有越來越多的人,了解他們的處境。

素人演員

監獄流氓頭的角色,試鏡時本來由一位更生人在電影中飾演,但是他忽然失聯找不到人,而臨時撤換演員,改約另外一位更生人古弟兄來飾演。古在九歲時,母親自殺過世,受不了繼父打罵,小小年紀就離家來台北謀生。他犯的是槍砲彈藥管制法,被關於重刑犯的岩灣監獄。他情緒不穩,經常被關獨居房;幸賴一位岩灣監獄媽媽持續關心他,帶他信主。

被捕時心中充滿憤怒

遇見耶穌後,常常充滿感激

遇見耶穌後,常常充滿感激

他從事夜間守衛的工作,常常主日無法聚會;晚上又常有過去的黑道弟兄提酒來訪。後來他跟神求,想換份主日可以聚會的工作,有一天手機居然跳出一家公司的名稱,他打電話去詢問,竟是一家基督徒老闆開的物流公司。他去謀職,順利得到工作,現在不但可以聚會,每天上班前還能夠讀經晨禱。

這位更生人來到桃園靈糧堂觀看微電影,會後不停地流淚,他說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。相信這是釋放、感恩、懺悔的眼淚,也是感同身受的眼淚。《詩篇》第56篇說,上帝看重我們的「眼淚」,他會以他的皮袋,收集我們的每一滴眼淚。

從微電影拍攝到推廣的過程中,我體會到耶穌的心意,祂如果有一百隻羊,失去一隻,他甚至願意撇下九十九隻羊在曠野,單單就是為了去找那頭失去的羊,直到找著為止。「想回家」式的愛,正是耶穌這種在曠野中尋找的愛,祂永不放棄願意。

Categories: 想回家

Emmanuel Resource Service

ERS為非營利機構, 以大眾製作來關切公義、關懷弱勢、關心社會。 ERS is a non-profit media organization that cares about social justice and those in need.

0 Comments

Leave a Reply

Email: Information.ers@gmail.com Phone: (707)228-5607

Discover more from Emmanuel Resource Service

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.

Continue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