製作點滴
2017年二月我們在台北首映了微電影「再玩一次」,作監獄事工之更生團契黃明鎮牧師,當天帶了15名同工前來觀賞,其中包括幾位重生的江湖人,現在稱之為更生弟兄。当看完電影後,黃牧師提及有機會也會來幫更生團契拍微電影,因為他們有許多感人的見證。更生團契的歷史悠久,为許多黑道弟兄带来新生,思量應當有許多媒體界的朋友願意效勞,不知我們是否能夠適任呢?半年後,我們去拜訪他,黃牧師又跟昌弘提及,我們便將這邀約存記在心中。
在2017年九月底,我們回美前與黃牧師討論可能拍攝的題材時,他請了張禹銘來跟我們分享他的生命見證和成長的背景。他從小多次進出監獄,當他想回家看看時,家人卻報警,甫抵家門,警察已經在等他了。2013年出獄後,他選擇「暫時不回家」,住在更生團契的中途之家中,參與服事;希望自己生命能深深紮根在神的話語。
隔天我們接著參加更生團契所舉辦的三光獎聚會,三光獎分為:
志光獎:表揚服務更生人之志工。
義光獎:鼓勵改過之更生人,勸勉向善。
恕光獎:刑案被害人願意原諒加害者,達到修復式正義。
在典禮之中,我們非常感動受刑人願意改過向善的決心,以及默默在監獄探訪受刑人的志工。也因之拿到張禹銘的哥哥張洛銘所寫的書籍《出死入生》,兩兄弟都把年輕的歲月浪費在毒品與監獄上,本來皆被父親所拒絕,如今不但完全悔過,並且現在都在服事。
回美仔細閱讀,被他的故事所觸動,動筆改編為微電影的劇本,由ERS百分百募款,如果募集超過製作費用,將奉獻給更生團契中途之家使用,沒想到這樣的想法帶我們走上充滿驚奇的製作過程。
一、 機器設備第一要務
前期作業在加州做,而攝影演員、機器設備、故事場景完全在台灣找。在加州時,尚未能敲定機器設備,也無法與演員試鏡,更無法確定拍戲的場景,心情十分焦慮。返台後第二天,馬上去找朋友王育麟導演,他很爽快地將全套的攝影機、鏡頭、腳架、錄音等三十幾萬的設備借給我們用。一般人是不願意將精密設備借給他人使用,王導演卻不用簽約、不談租金,大有「車馬衣裘與朋友共,敝之而無憾!」的態勢,我們馬上軍心大振。接下來,在台灣因為距離近,生活步調快,很多事情一通電話或見個面就敲定。我們就逐漸地上了軌道。
二、好萊塢飛來的錄音師

詹欣泉在好萊塢擔任錄音師
製作「再玩一次」時,我們花了一個月時間調整聲音和去雜音。這次我們特別注重錄音,希望請到專業的錄音師。返台前,輾轉連絡到一位正在好萊塢工作的錄音師詹欣泉,她非常年輕並且是基督徒。詹欣泉很特別,特別不在於她是個好萊塢的錄音師;而是她出生於台灣典型的家庭,一直到大學都是受教於台灣,而後在南加大攻讀電影,主修錄音。在拍片期間,我常常很好奇想多了解一點她的父母,是怎樣的華人父母,讓一位美麗又單純的女孩子,隻身闖蕩好萊塢這個叢林,去作她想作的事。這必定是一對特別的父母,果然他們是敬虔的基督徒,完全放手讓孩子從事自己有熱情的行業。
這段期間,詹欣泉「正好」要返台渡假,願意不計較酬勞,將此次工作視為服事,把各樣先進的錄音器材,從美國帶回來幫忙錄音。影片聲音品質一下子躍升超高專業水準。
三、監獄、警察和更生人
要拍「更生人」這個主題,馬上就會面對種種的挑戰。
演員方面:要找到合適的素人演更生人、絕望的父親母親、獄中老大哥、毒友,又需要刑警。
場地方面:需要醫院、急診室、打鬥場景、監獄;而且監獄還願意開放牢房讓我們進去拍攝。
道具方面:需要警察制服、手銬、警棍、毒品…。這裡面沒有一件是可以靠著過去經驗而行,如果整個心思都只圍繞著這些困難,那我們大概會動彈不得。這時唯有專心倚靠神,求神預備。
最後男主角選定由張洛銘的弟弟禹銘演出,他的年紀輕,又能體會當初被父親拒絕的心情。其他的素人演員大部分是透過更生團契、天使樹、亞杜蘭戒毒村推介。
返台後,立刻感覺到神的幫助, 更生團契幫忙寫公文,居然在幾天內,順利借到監獄。季霓40多年未見的小學同學中,也「正好」有一名同學是退休的刑警,對緝毒特別有研究,答應親自參與演出,也成為我們找尋警用道具與毒品使用的最佳顧問。非常神奇的,在我們一起到基隆勘察場景時,警察同學把座車停到基隆菜市場旁邊時,她向左一看,居然是賣軍警制服的商店,當下就立馬解決了警察制服、道具的問題。醫院、急診室等等,則透過季霓的醫生哥哥的關係,順利敲定洗腎診所、馬偕醫院急診室之借用。
最後雖有種種突發狀況,竟仍照計畫只用了四個工作天,如期拍攝完畢。過程充滿了驚險刺激。
四、可愛的義五路鄰居
找尋張洛銘原生家庭場景,又是一則挑戰。張洛銘的父親是職業軍人,教子嚴厲;母親是原住民。如何找到一個既合乎出生背景,又能可以安靜拍攝的場地?
季霓少女時,在基隆義五路,高中好友劉郁玲的家中,消磨了許多青春歲月。成為人妻、人母之後,家人陸續遷離,這棟二層樓房子已經許久無人居住,但仍維持良好。走入窄巷,來到充滿回憶的房子內,時光彷彿倒回90年代,日曆紙也凍結在廿年前。

可愛的義五路鄰居
鑰匙才剛剛插入鑰匙洞,好心的鄰居已經過來詢問了。當他們得知數日後,我們要拍電影時,轟動了左鄰右舍。我們開玩笑她們有可能入鏡,開拍日那天一位80多歲的老婆婆非常認真地打扮,穿了一身紅衣下樓。左鄰開印刷行的一對夫婦,成為我們的最佳的臨時演員。
拍攝時,不但一樓的巷子在演出;二樓陽台上,也聚集了幾家好奇的鄰居,向下觀看拍攝現場。我們站在遠處微笑,她們不知道自己也成為一齣戲了。
五、在耶和華的聖山上必有預備
台灣全省監獄,幾乎都有一位志工媽媽,固定去獄中探望受刑人傳福音。許多更生弟兄,都是這樣一個一個,不是被監獄媽媽,就是被探訪的牧師、志工,帶領認罪悔改;因而能認真服滿刑期,出獄後重新作人。
就在微電影開拍的第二天,原作者張洛銘在拍片現場用手機傳照片,給從前服事他的監獄媽媽的女兒,請她傳給媽媽,分享微電影開拍的喜訊。事隔近兩個月我們返回加州後,都快忘記這件事,台灣協會突然收到這位女兒的水木公益基金的奉獻。
六、江湖人變更生人
在劇中的演員看起來與一般人沒有甚麼不同,但只要細說從前,他們平均在監獄度過數十載光陰。
扮演監獄流氓頭的古安勝,一天開著奔馳座車來載我們到基隆監獄去。一上車上他就放了一段影片,片中主角是拾荒漢,卻利用拾荒的以外的時間練習讀英文,他說:「過去的日子,我無法改變,但未來我可以把握。」這句話安慰了古安勝。他從前是槍擊要犯,入獄後更是惡性重大犯人,經常關監閉;卻被岩灣(專門關重刑犯)的監獄媽媽用愛心與福音降服,接受了主的救恩。第二天他利用自己休假時間,志願用車載進載出服事我們。
扮演黑道老大的林榮賜,從前是四海幫裡大老之一,演戲時吆喝起來,威勢依在。下了戲,傳福音卻是他最關心的工作。
飾演警衛的兩名演員,皆在亞杜蘭戒毒村服事。外型魁武,但當導演要求演出威嚇之貌,卻一再 NG ;因為他們兩人總是臉上散發著喜樂而不自知。一人說五年前,他還體形消瘦,深被毒癮控制,不敢正眼見人。現在走在路上,不微笑都很困難。
七、謝謝你來陪我
士師記的耶弗他是妓女所生的兒子,為父家所不容,因而逃避在外,聚集了一群匪徒;最後卻成為基列這地的大能勇士。位於台北長春禮拜堂的耶弗他團契,從2012年起,成為這群從前的江湖人,所聚集的團契。
當我們來到耶弗他團契時,《謝謝你來陪我》這一條歌,在敬拜中響起:
謝謝你來陪我,
陪我走人生路,
走過黑暗坎坷路,
謝謝你用心疼我,
給我愛給我力量,
給我你的心,
給我你的情,
也許你不明瞭,
你的愛有多重要,
它能陪我走天涯海角,
也許你不明瞭,
也許你不曾知道,
你的愛常溫暖我寂寞的心。
一群從前有案底、以圍事為業的弟兄們,各個敞開喉嚨、高聲歌唱。真情流露的情景,真令人難忘。
這條由鄭明堂老師所寫的歌曲,因此成為了《想回家》的主題曲。當我們在臉書上找到鄭老師,跟他索取這條歌曲的著作權與音樂時,他卻表示這條歌是在很久以前錄的,他正有意進錄音間重錄。神真是幕後的推手!祂不但預備幕前幕後人員、場景機器設備,又在我們參加更生人耶弗他團契聚會時,把主題曲給了我們。
服事更生人的長春禮拜堂,也熱心地提供場地讓我們試鏡、開會、排演,最後更在主日後為我們的開鏡祝福禱告。
拍攝完畢,我們回到加州,繼續進行後製剪接的工作,神又預備了音樂專業的Ben弟兄為之譜曲配樂,預備了張琪姊妹製作動畫。最令人感動的是,張洛銘的父親親自用揮筆為《想回家》寫下渾厚的書法。
滿心感謝神賜給我們參與的機會,也願神來使用《想回家》這部片子,使得更多人了解這一群不被世人所了解的族群。
2 Comments
林小元 · August 14, 2018 at 10:20 am
恩典滿滿的出死入生
願每個更生人都能重生 回家
ERS · August 14, 2018 at 12:49 pm
阿門